太平岭项目1号机组LOT104Ba(燃料包壳破损监测设备)项目第一套设备顺利通过出厂验收
9月19日,由久源公司、工程公司联合研制的太平岭项目1号机组LOT104Ba(燃料包壳破损监测设备)项目第一套设备出厂验收会在成都久源公司召开。由工程公司、设计院、惠州核电公司的专家与代表组成验收组,久源公司相关人员出席了验收会。
会上,验收组成员认真听取了久源公司关于该项目背景、功能、创新特点等方面的汇报,审阅了技术资料,并在现场对产品进行了查验。经质询讨论,设备各项指标均符合研发预设目标与现场使用要求,并认为该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出厂验收。
燃料包壳破损监测设备,以核燃料裂变反应理论为基础,基于裂变产物在一回路冷却剂中的释放、迁移、沉积理论,在国内首次形成了多核素组耦合的包壳破损在线诊断方法,实现了破损燃料组件的破损数量、破口尺寸和燃耗的精确诊断;是国内首个成功集成了在线核素测量、数据管理与分析,以及包壳破损诊断一体化远程控制的智能系统,能够提升核电厂运行安全与环境辐射安全的管理水平。同时,该研究成果首次建立一回路冷却剂中核素活度大数据库及在线实时分析平台,可减少电厂工作负荷,降低电厂集体剂量。
该设备由久源公司与工程公司2016年联合申报深圳市科创委《三代压水堆核电厂燃料包壳破损在线诊断装置关键技术研发》,并于2019年通过了核能行业协会的产品成果鉴定,2023年获得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具备完全自动化、人工干预少的先进性,实现了四个“首次”的技术创新特点。项目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制成果填补了国内压水堆核电厂燃料包壳破损在线诊断装置的成套设计及供货能力的空白并已列入“华龙一号”的标准通道。
此次设备成功验收,是集团内协同创新、产研用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为久源公司未来在核能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久源公司在“让核科学技术应用‘耳聪目明’”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设备的顺利验收,久源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设备的后期维保和优化工作,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客户服务。久源公司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秉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确保核技术的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为核电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交出更为精彩的答卷。
工程公司设备采购与成套中心郝琦、李杰,设计院陈小强,惠州核电公司傅灿、王炜、曹智荣、张星星、刘宇捷,久源公司杨坤、高卫翎、严礼年、宋云等参加以上活动。
太平岭项目1号机组LOT104Ba(燃料包壳破损监测设备)项目第一套设备顺利通过出厂验收
久源公司荣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